入伏后,南京溫度都在30攝氏度以上,持續高溫對于戶外勞作者來說是場”烤“驗。面對夏季高溫,城市建設者沒有停下步伐,戴上安全帽、穿起厚重的棉衣、拿起手中的電焊,他們繼續為美麗古都的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7月19日下午,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來到機場二通道(軟件大道至鳳信路段)建設工程施工一標段,探訪高溫下的建設者。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姜婧儀 實習生 馬夢婷 王淑琦
200余名工人不畏高溫,錯峰作業
南京機場二通道建設工程,起于南京市井字快速內環小行立交,向南穿越軟件谷、江蘇軟件園等板塊,最終到達祿口機場,是南京市城市總體規劃重要的射線之一,也是雨花臺區全力攻堅“兩橋”片區更新改造的重要內容。項目建成后,可有效分擔機場高速交通壓力,緩解卡子門擁堵問題,成為機場至主城的又一快速通道。
機場二通道(軟件大道至鳳信路段)建設工程施工一標段
該標段共計11聯連續梁,其中6聯鋼箱梁、5聯混凝土梁,目前完成2聯鋼箱梁及3聯混凝土梁。“項目共計200余名工人作業,包括架子工、鋼筋工、砼工、焊工等。”中鐵四局集團有限公司機場二通道(軟件大道至鳳信路段)建設工程施工一標段項目經理部副經理吳德志告訴記者,該標段預計明年上半年完工。
考慮到高溫天氣,工人們的作息時間改為了上午5點—9點,16點—19點。記者在現場看到,橋梁下面有個用集裝箱布置的納涼棚,里面配有防暑降溫藥物、綠豆湯等方便工人累了或者不舒服可以去納涼棚休息。
電焊工要穿棉衣作業,工作環境溫度高達50攝氏度
當天探訪時為下午15點,并不屬于施工時間。趁著空當,記者采訪了52歲的焊工師傅史洪彬,他做的焊接是工地上最辛苦的工作。“主要做承重支架焊接、橋梁焊接、鋼箱梁焊接這些工作,比如鋼箱梁從廠家那拿來的都是一塊一塊的,我們就是把它們組成一個整體,一天能焊接20米。“史洪彬告訴記者,由于焊接也會產生溫度,加上室外溫度,所以夏季他工作的溫度能達到五六十攝氏度。
作業中的史洪彬
為了保護眼睛,避免電焊溫度灼傷、以及產生的焊渣子傷到自己,所以焊工必須從頭到腳都要武裝。“戴面具和手套、穿棉衣、腳也穿厚鞋子,全部保護起來。”史洪彬每天收工時,全身上下已經不知道濕了多少次,“穿有顏色的衣服就會大片大片白,因為汗太多,鹽酸都出來了。”
令人動容的是,史師傅從不抱怨工作辛苦,“城市建設需要我們,我們責無旁貸。”
校對 李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