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至5月22日,北京石油化工學院自主設計研制的市政管道焊接機器人在北京自來水集團石景山區供水管網一期工程建設中獲得應用,順利完成1.2公里DN1000鋼制給水管道工程標段的焊接施工任務。
石景山區供水管網一期工程地下管廊給水管道焊接工期緊、任務急,要求在5月30日前完成規定標段給水管道的鋪設焊接任務,北京市自來水集團禹通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工程項目部組織了四支施工隊伍,其中3支人工焊隊伍、1支自動焊隊伍。自動焊隊伍配備2套工作站,每套工作站由1名焊工及1名輔助工組成。學校機械工程學院能源工程先進連接技術研究中心(北京市高等學校工程研究中心)羅雨副教授率碩士研究生張舒心、王東堯、方舟、張昊楠、吉天亮等負責自動焊系統的現場技術服務指導。從焊接施工的環境條件來看,管廊內施工隊伍多,現場供電、管道運輸、坡口組對及手工焊接設備用電對自動焊系統存在一定干擾,且自動焊施工操作空間受限,管廊內煙塵飛揚,缺氧嚴重。盡管如此,自動焊隊伍克服諸多困難,提前完成了約定的施工任務。此次管道自動焊工程共完成1.2公里管道鋪設,累積完成106道坡口的焊接,合格率近100%。自動焊施工效率高,能完成日均10道坡口的焊接任務量,是人工焊條焊接施工效率的2倍以上。此外,施工焊接過程中共有8位焊工完成現場操作學習,并獨自完成自動焊設備的現場操作應用。
2017年11月底,該校與北京市自來水集團禹通市政工程有限公司簽訂了“鋼制給水管道自動焊接設備的研發與現場應用”科研合同。此后三年多的研發過程中,雙方緊密協作,發揮各自的優勢特長,不斷改進優化管道自動焊設備系統及其對工程現場的適應性。根據市政供水管線管徑規格多、對口精度差的特點,自主設計研發了多系列大口徑柔性導軌(800-2200管徑)、便攜式模塊化自動焊專機和全位置實心/藥芯焊絲工藝,通過施工現場試焊、廠區模擬焊接試驗、夏冬兩季極端溫度工況試驗等,有效驗證了設備的工作性能,提高了設備應對不同工況的能力。
校企雙方領導對市政管道焊接機器人正式應用到石景山區供水管網一期工程建設非常重視,北京市自來水集團禹通市政工程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兼董事長鄭少博與學校陳家慶副校長牽頭,提前組織雙方人員就施工方案制定、施工技術指導、企業焊工培訓、后續深化合作等事宜當面進行溝通交流。(通訊員:北京石油化工學院羅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