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焊接工藝的特性,在焊接過程中不僅會產生噪聲和強光,還會產生各種氣體以及金屬顆粒物。隨著焊接的持續進行,這些金屬顆粒物逐漸擴散并在空間彌散,同時焊接作業環境的煙塵濃度迅速升高。當煙塵濃度超過定的允許濃度時,就會使焊接作業環境的空氣質量下降,并對焊接人員的身體產生不良影響。近年來,隨著國家對車間作業環境有關的法律法規不斷地提出和完善,以及企業對車間作業環境的狀況越來越重視,各種通風除塵措施及裝置得到應用和發展。
目前,國內外用于降低焊接煙塵濃度的措施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改善工藝,主要通過采用無煙塵或少煙塵的焊接工藝、開發低塵焊接材料以及提高焊接過程自動化;另一方面是有效的通風除塵措施,主要通過點排煙、局部排風、全面通風、置換通風、全室空氣凈化、誘導式通風等方式。
然而,通過改善工藝和有效的通風除塵這兩種方式存在投資較大且不易廣泛應用等缺陷。很多中小型企業還是采用相對傳統的焊接方式,如:手工電弧焊、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等。同時,由于在焊接車間焊接作業的工位一般比較分散,并且焊接點也經常隨著焊接件的移動在不斷地發生變化,焊接煙塵產生后懸浮在焊接作業周圍的空間中,部分通風除塵措施只能實現車間內部空氣與室外空氣的互相交換,只能將焊接車間煙塵濃度維持在較低水平,無法完全保證焊接作業人員始終在無煙塵的環境中工作。
采用吹吸式內循環煙塵凈化系統,通過在煙塵主要聚集高度區域鋪設連接凈化主機的通風管道,通風管道上需要開設不同數量的回風口和送風口,再利用管道空氣流動進行收集有害煙塵,既保證了冬季車間內熱量不損失,又使車間內的空氣得到有效的凈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