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由上海市焊接行業協會主辦,德國萊茵TUV大中華區(簡稱“TUV萊茵”)萊茵學院承辦的線上“焊接技術新視野研討會”順利召開。本次研討會為行業技術交流搭建了平臺,旨在加強企業間新產品、新技術、新材料的市場信息溝通,提升焊接人才職業技能,共吸引了2367人次觀看。
作為制造業的重要加工工藝,焊接是一種精確、可靠、低成本并廣泛應用的連接材料的方法。隨著中國制造業的持續發展以及“新基建”戰略的迅速推進,“數字技術”和新的焊接工藝不斷涌現,專業焊接設備也日新月異,對焊接人才的技術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上海市焊接行業協會秘書長彭暐華致辭
上海市焊接行業協會秘書長彭暐華在開場致辭中表示,協會注重焊接技術的創新發展,通過開展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的質量控制、高效、環保等活動,充分發揮橋梁與紐帶的角色作用。協會將與企業和機構共同努力,幫助實現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TUV萊茵攜手上海市焊接行業協會舉辦線上焊接技術研討會
本次研討會邀請了上海航天設備制造總廠有限公司總工藝師、研究員封小松、上海焊接器材有限公司研發工程師羅茜和產品經理李紀正、柯福(上海)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市場總監李彎、3M中國焊接產品全國客戶經理毛巍峰、歐地希機電(上海)有限公司(簡稱“OTC”)部長侯松杰,分別圍繞“航天結構焊接技術應用現狀及進展”、“輕型結構的自保護焊接技術” 、“現代焊接中防飛濺新技術的環保高效應用及發展”、“提高生產力的焊接防護裝備”、“MHT——中厚板高效焊接新技術”等話題展開分享和解析。
會上,封小松介紹了運載火箭結構、空間結構機構和航天動力系統焊接技術,以及搭接結構回填式摩擦點焊技術的應用現狀,并對航天焊接技術發展進行了展望;羅茜和李紀正詳細介紹了輕型結構的自保護焊接技術,該技術不僅擁有數字化控制技術和納秒級的運算速度,對于電弧的任何變化都能快速響應,保證焊縫成型一致性,同時其自保護藥芯焊絲性能優異,可不改變焊接參數完成全位置焊接,是專用自保護焊機和專用自保護藥芯焊絲的優化組合方案;李彎分享了用于焊接的第三代環保防飛濺劑的技術突破和應用,其防飛濺率達到98%以上,可提供持久防護,無氣孔、環保并節省成本;毛巍峰演示了新型焊接防護面罩,該焊接防護面罩具有可脫卸、大視野、自動變光、佩戴舒適等特點,應用于軌道交通、船舶海洋工程、重型機械制造等行業,能夠顯著提高操作工的焊接舒適度和焊接生產效率;侯松杰講解了OTC最新研發的MHT金屬粉芯焊接技術,該技術擁有實用焊接電流650A(最大輸出1000A)、最大送絲速度70米/分鐘、熔深大、容敷率高、效率高等性能特點。
二十多年來,TUV萊茵學院堅持以德國專注的工匠精神,為近兩萬家中國企業提供涵蓋質量管理、汽車技術與售后服務、卓越運營、環境與職業健康安全、企業社會責任與可持續發展、焊接技術、工業4.0技術等領域的在職培訓課程及定制化項目,并不斷探索前沿領域與技術新知。TUV萊茵學院以專業的技術,輔以革新的整體學習方案,致力于為企業業務提升和個人職業發展提供全面協助,并以中立第三方身份展開公正獨立的人員資格測評認可。在焊接技術領域,TUV萊茵學院已在德國、意大利、印度、波蘭以及中國建立焊接能力培訓中心。憑借強大的專家團隊以及豐富的經驗,TUV萊茵針對不同技術層次與技術要求,為焊工、焊接檢驗人員、焊接工程師等提供相應的培訓課程和人員認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