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圖書館借書,在歷史隨筆類和感悟散文類書架前最是躊躇。書名本本都很吸睛,拿起來看幾頁,往往就想起了一則故事:某作家請一位名家給他的文稿提意見,結果名家看著看著,不時地脫帽鞠躬。未名作家問他何故?名家說在書稿里看到許多熟人,必須脫帽致敬……
幸虧我沒有戴帽子,不然一定會手酸。有位文友說,每個段落不連續復制別人300字以上的文字,不算抄襲。不知道他這個法律常識是哪兒學來的?看來真有人信了,著書東拼西湊,著成了“百衲衣”。一篇千字文里都能看見好幾個“熟人”,有個文友美其名曰“知識點焊接”,端的是寫作界的黑科技。
或許從看到熟人文字脫帽鞠躬的故事受到了啟發,如今一些人“復制”別人的文字或創意,更理直氣壯了。假如“復制”的還是名家名篇,往往可以驕傲地說:“我是向某某大師致敬!”
“這位作家也太客氣了,一本書里向十好幾位名家致敬,簡直堪稱文明典范!”那天拿起一本評說大唐的書,我忍不住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