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裁縫”亮相常祁高速
鋼筋焊接機器人首次應用于湖南高速建設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8月2日訊(記者 鄧晶琎 通訊員 劉非夷 傅奕丹)兩段鋼筋,被一臺機器人的手臂自動焊接,全程無需人工操作——這是記者今日在常祁高速公路第二合同段鋼筋生產車間見到的一幕。這也是我省高速公路建設中首次應用鋼筋焊接機器人。
“一臺機器人可替代6名工人。”常祁高速第二合同段項目總工劉樹介紹,焊接機器人主要應用于高速公路橋梁蓋梁骨架片的鋼筋焊接,其焊接的精準度是人工的十倍。
記者在現場看到,工作人員輸入指令后,焊接機器人便如一名手巧的“裁縫”,自動把幾段鋼筋高效精準焊接而成。工作人員可遠離焊接過程中的弧光、金屬飛濺,只需在較遠處進行監測。
常祁高速公路公司經理唐承鐵介紹,近期持續高溫悶熱天氣,給一線工人作業帶來嚴峻考驗。項目部創新智能信息化管理,應用新設備新工藝,極大降低了一線工人的勞動強度,加快了工程進度。
例如,設置了VR安全體驗室,可讓一線工人通過互動游戲的方式學習安全事項;在全省首創采用一種一體式鉤機開挖紅砂巖路基技術,比傳統爆破開挖技術效率高、安全性強,對周邊建筑無震損。
今年開工建設的常祁高速,起于祁東縣歸陽鎮,終于常寧市蓬塘鄉;西接益婁衡高速,東接京港澳復線。主線全長32.123公里,設計速度為100公里/小時。
截至7月底,已完成工地試驗室、混凝土拌合站、鋼筋加工棚建設,以及項目控制性工程--石潭湘江特大橋的首根樁基澆筑。計劃于2022年建成通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