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就是大慶油田工程建設有限公司
焊接中心主任曹紅霞,是中石油唯一同時具備國際
焊接考官、國際
焊接工程師、英國
焊接檢驗資質的女專家,被歐洲
焊接協會譽為“世界最優秀
焊接裁判”
大慶油田工程建設有限公司,有個
焊接女考官。
她的名氣,不僅在大慶響當當,就連歐洲
焊接協會,對她也相當認可,給她的稱號是“世界最優秀的
焊接裁判”。
從小就喜歡焊花
這個女裁判,名叫曹紅霞。她是大慶油田工程建設有限公司培訓中心
焊接中心主任。干
焊接工作17年了,從技術員做到工程師。
現在,她是中石油唯一同時具備國際
焊接考官、國際
焊接工程師、英國
焊接檢驗資質的女專家。一聽說
焊接女專家,記者一愣。
在大慶油田,女焊工不多,女
焊接專家,更少。而曹紅霞,不僅是女
焊接專家,還是國際
焊接比賽的裁判。
焊接作業,環境惡劣。一個女人,卻干了17年。看見曹紅霞以后,記者把一肚子的問題,全都倒出來了。聽見記者一連串的問題,曹紅霞都樂了。
曹紅霞說,小時候,別的女孩都喜歡鮮花,可自己,卻喜歡金色的焊花。那時候,她還不懂
焊接,甚至對
焊接環境也不了解。
可是,她就是喜歡,喜歡的很直接,沒有任何理由。在大學填報志愿的時候,她選擇了
焊接專業。當時,家里人都不同意,也不理解她。他們覺得,一個女孩子,學習電焊,一點不靠譜。早晚有一天,她會因為報了這個專業后悔的。
上了大學以后,她跟電
焊接觸得越來越多。她發現,自己不但沒有后悔,反倒更喜歡這個專業了。
干上
焊接圓了夢
1997年,她被分配到油建公司科研所從事機關管理工作。在家人看來,她能分到機關工作,特別理想。可曹紅霞覺得,這不是她想要的。
在機關不到半年,她就跟領導申請,去基層干
焊接了。身邊的同事、家人,都理解不了。大家都議論,曹紅霞是不是瘋了。在機關干得好好的,非給自己找罪受。可只有她自己知道,她想要的是啥。
從機關下來,她直接去了
焊接研究所。到了研究所,她主要負責
焊接工藝評定,成了一名
焊接工程師。可是,說是研究所,其實就是個大廠房。那里條件簡陋不說,連通風設施都沒有。廠房里,冬冷夏熱。
到了冬天,里邊冷得都受不了。而
焊接工藝評定,是
焊接施工的重要依據。為了得到準確參數,她必須反復進行
焊接試驗。有時候,為了一個參數,得焊上幾十次,經常累得直不起腰。在研究所,還落下了風濕和腰間盤突出的毛病。
不過,功夫不負有心人。她在研究所干了6年,跟小組成員,一起解決了36項
焊接工藝難題。光給企業創造的效益,就近千萬元。
國際大賽當評委
2003年,她被調到
焊接中心當主任。剛上任的時候,她就覺得壓力特別大。
焊接,是公司最掙錢的活。
焊接中心,一年創造的產值,占公司總產值的2/3。這要是干不好,影響可大了。
可是,這個女人,“野心”特別大。她把這些壓力,變成了動力。她想讓自己培訓出來的學員,在這個行業里“拔頭子”。她把培訓方式方法,提檔升級了。中心跟哈工大,簽訂技術協議,成了哈工大的分支培訓機構。
為了能讓中心跟國際接軌,她考取了國際
焊接考官、國際
焊接工程師、英國
焊接檢驗師資質,又跟德國國際
焊接公司,簽訂了合作協議。培訓中心成了中石油唯一一家能跟國際高端對話的培訓機構。2011年開始,她就帶著大慶的焊工,去德國參加國際
焊接比賽了。
這回,她考取的國際
焊接考官資格,派上用場了。在國際
焊接大賽上,她不僅擔任評委,還是最重要的評分評委。哪個國家給咱吹“黑哨”,都沒門。因為,在評委席上,坐著咱大慶的女專家、女裁判。
曹紅霞說,記得第一次去參加國際大賽,就遇到了鬧心事。評委會不讓中國代表隊自帶
焊接工具。曹紅霞一聽,這要求太不合理了。他們的工具,安全方面絕對合格。
最重要的是,大家已經使順手,突然更換工具,肯定會吃虧。她二話沒說,找評委會“評理”去了。希望允許中國代表隊,使用自帶的清理工具。當時的情況,給外國的裁判,都看蒙了。他們覺得,這事根本不可能實現。
國際
焊接大賽舉辦這些年,沒人找過評委會。中國代表隊第一年參加,他們的裁判,就敢跟評委“談條件”。讓大家意外的是,評委會真的同意了曹紅霞的請求。外國裁判紛紛對她豎起了大拇指,還拉著曹紅霞合影。
大家都說,她是世界上最優秀的
焊接裁判。女專家優秀,她的學生們也沒讓她失望。她的三名學員,三年給她拿回三塊國際
焊接金牌。
現在,這個女裁判“野心”更大了。她希望,他們培訓出來的焊工,都能去參加國際大賽,都能成為世界最優秀的焊工。
中國焊接網 2014-03-31 00:00:00